首页 多练吧 新华社致牛市的信:投资者为何赚钱也心慌?

新华社致牛市的信:投资者为何赚钱也心慌?

来源:多练会计  2015年01月07日 09:30    阅读:72

  文/李苑、高方圆

  来源:新华网

  导读:本轮行情开始以后,“杠杆”成为市场的热门话题,融资、配资、分级基金、信托等等熊市中少人提及的话题一下子成为热点。以至于有人称这波牛市为“杠杆牛市”。值得关注的是,在十二月发文评论杠杆牛市后,新华社今天又对火热的股市“泼冷水”,警示券商切莫把风险教育当儿戏。

  致杠杆牛市的第二封信:券商切莫把风险教育当儿戏

  一轮风风火火的牛市之中,杠杆融资被广泛使用。2014年12月末,两融余额历史性突破万亿大关,为“杠杆牛”提供了最新数据标注。券商们更是乐不可支,坐享8%的融资利息,获得稳定可靠收益。

  然而,在两融规模井喷的同时,警钟也随之敲响。

  12月中旬以来,中小盘股接连遭遇重挫,杠杆正负效应分化,投资者盈亏两重天。一方面,不少投资者借 助杠杆融资,将成倍的银子砸向蓝筹股,获取了不菲收益。另一方面,也有融资者不幸踏上成飞集成这样的“地雷”,或是手中的中小盘股票莫名其妙连续下跌,导致融资爆仓的发生,损失可谓惨重。

  如此看来,即使处于牛市,皆大欢喜也只是一厢情愿。面对接二连三的“爆仓惨案”,在投资者检讨自身风险意识是否过于淡薄的同时,作为杠杆工具的提供方,券商们自身是否也应进行反思:有没有把两融的风险教育当儿戏?

  据了解,的确有一些券商的两融风险教育不仅未做到位,还有诱引投资者融资的“忽悠”之嫌。

  有投资者反映,明明只向券商融资15万,最后居然批了30万元。可见,由于股市行情太好,券商们急于扩张两融业务,在将自身利益摆在首位的同时,却忽略了投资者教育的责任与义务。

  据两融业务规定,保证金比例不低于50%,也就是融资杠杆率一般不超过2倍。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券商通过伞形信托等途径以及复杂操作实现杠杆率的扩大。而杠杆率越高,风险一定越大。

  有市场人士计算,假如接近平仓线时遭遇两个跌停,在第三个跌停卖出的时候,投资者基本会失去全部本金,如果在第三个跌停都卖不出去,那么券商也会遭遇损失。

  由此可见,券商必须严格遵守各项两融风控规章,否则在极端情况下,损人不利己的情况也有可能出现。

  此轮行情的最大受益者无疑是券商。在成交活跃的牛市之下,经纪业务大增,两融业务火爆,券商今年的业绩预期普遍较高。但是,即使目前市场普遍预计牛市将持续,无论慢牛新常态,还是疯牛进行时,可是股票市场毕竟存在不确定性,谁也不能100%预计未来。

  我们相信,如果券商将所有宝都“押”在牛市、经纪业务和融资融券上,或许能够赢一时,但绝不可能长久。而对于券商的业务转型而言,这些更是远远不够。因此,即便是对于券商自己的利益,自己的长远发展来看,对于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也更需要平稳、有序、健康地进行,风险教育不可或缺。

  致杠杆牛市的第一封信:投资者为何“亏也心慌 赚也心慌”

  自2014年12月以来,与凛冽的寒冬相反,A股却走出一轮火热的“快牛”行情,沪指直上3300点。此轮行情与以往最大的不同,莫过于加杠杆的催化作用。融资融券业务一改推出四年以来的不温不火,两融余额连续突破8000亿、9000亿和10000亿大关,实现了三级跳。

  从最近大盘的走势来看,杠杆下的牛市呈现宽幅震荡状态,大涨大跌之下,投资者的情绪也随股指时而欣喜兴奋,时而胆战心惊,真是“亏也心慌、赚也心慌”。当广大投资者有了杠杆工具的“大棒”,并开始挥舞出威力的时候,如何用好“杠杆”、如何才能避免自伤呢?

  首先,证券公司要严格把好“守门人”的责任。

  按照《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证券公司在向客户融资、融券前,应当办理客户征信,了解客户的身份、财产与收入状况、证券投资经验和风险偏好,并以书面和电子方式予以记载、保存”。股龄不足半年、结算资金未纳入第三方存管以及“证券投资经验不足、缺乏风险承担能力”或者有重大违约记录的客户,都不得申请两融业务。

  但在牛市的氛围和居高的利率收益之下,并非所有的券商都能合格的履行把门人的职责。部分激进的券商通过“伞形”产品的方式放大杠杆,有中小券商甚至对投资者没有设立资金门槛。近日,已有消息称,有三家券商因开展融资类业务违规遭到监管层通报批评。

  其次,投资者要强化风险意识。

  根据证券日报报道,当前两市约有279万名融资融券投资者,市场平均维持担保比例为244%。市场上一面是翘首期待、排队加杠杆的人群,然而,另一面,则有投资者已经尝到了融资爆仓的苦头。

  成飞集成的融资客惨遭厄运便是一例。此前成飞集成的融资盘高达14亿元,重组失败后,成飞集成复牌7个交易日暴跌41%。截至12月26日,融资余额仅剩33370万元。据业内人士介绍,一些融资买入的融资客,已出现爆仓后被券商强制平仓的情况,沦为“负资产”。

  同样,当年向券商融资买入昌九生化亏本的融资客们,近一年来频繁接到券商的追债电话,有融资客已经被证券公司诉诸法庭。

  业内人士提醒,融资融券具有“涨时助涨、跌时助跌”的特点。然而,当投资者盯着收益,大力使用这些杠杆工具,当中介机构推销这些工具,将收益放入囊中时,缺失了重要一个环节,就是风险教育好风险控制!

  一个成熟的市场需要有更多的金融工具、杠杆工具对冲风险;一个健康的金融体系,需要有更多的金融创新、金融产品来活跃市场,助力发展。但是,前提应该是市场做好了准备,监管做好了准备,机构做好了准备,投资者也做好了准备。

  只有这样,杠杆工具才会脱离“褒义词、贬义词”的争议,回归中性的工具属性;也只有这样,当无论是收益还是风险来临之时,我们才能避免“亏也心慌,赚也心慌”心理纠结的发生。

  会计网微信号:wwwkuaijicom←长按可复制。

  财税干货、做账经验、免费视频、会计招聘、海量习题全部轻松拿。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请分享给你的朋友,更多精彩内容可查看下面相关链接!

【发布最专业的会计实务、分享最靠谱的财税干货,财会人员最爱关注!微信号:duo-lian,多多在等你哦!】
多练会计二维码
相关阅读
实时资讯全掌握 微信扫一扫
多练会计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91duol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40852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