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黄河下游形成的地上悬河奇观,河道两边的城市,永远处于危险之中。如今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与此类似。
商务部日前公布了2014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数据,如果你把这个数据逐月分析,就可以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中国利用外资的趋势,在11月到12月间出现了逆转。
逆转迹象是从10月份显露端倪的,当月中国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了1.3%,而在前10个月整体下跌1.2%。到了11月,单月利用外资同比大增22.2%;12月份,单月利用外资同比大增了10.3%。即便经过了11月和12月的暴增,但2014年全年利用外资仍然只有1195.6亿美元,仅微增了1.7%。
11月和12月利用外资为何出现逆转?看看上证指数的走势图就知道了。这两个月,正是股市出现疯牛行情的关键时期。也就是说,有大量热钱通过虚假投资等方式,流入了A股市场。
监管机构难道没有发现这种迹象吗?他们当然知道,但他们会在某种程度乐观其成。其实,这波行情的突然启动,正是中国经济促增长的一贯“打法”:用泡沫解决问题。
泡沫为什么能解决促增长的问题?第一,泡沫可以带来恐惧,是最好的让老百姓掏钱消费、投资的手段;第二,玩泡沫可以成倍增加“铸币税”(电子货币时代,政府发行货币的收益几乎是100%),国家掌握的资源会越来越多,政府投资项目也就堂而皇之越来越多。至于这些投资项目是不是低效,在官员任期制规则下,没有多少人会考虑长远。
中国经济在过去十多年里为什么快速增长?城镇化居功甚伟。城镇化为什么能这么快推进?因为老百姓的身后有一群狼在追赶,这就是通胀。中国的广义货币总量在1999年末的时候只有12万亿,到了目前已经超过120万亿。15年增长了10倍,远远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中国的钱,已经比整个欧元区还多,是美国的1.5倍。所以,在很多年份里,老百姓是带着对通胀的恐惧抢购房子。
在西方发达国家,相当一部分国民终身不购买自己的房子。在中国,只要经济能力允许,人们不仅要买第一套房,还要买第二套、第三套,直至第100套房。看看那些贪官,你就懂了。为什么要买这么多房子,因为大家都有强烈的资产保值的愿望。
中国有外汇管制,资产泡沫很难外溢,这是用泡沫可以在一定时期里成功促增长的最大条件。人民币汇率走到今天,事实上已经出现高估。所以,中国利用外资才出现增长乏力的现象,而中国对外投资则在迅速增长。但股市行情一启动,立刻有热钱涌入,人民币俨然又有了升值的压力。也就是说,直到今天,泡沫游戏仍然有得玩,不过时。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长期对“泡沫依赖”,国内资产价格已经呈现“地上悬河”危险局面。但诡异的是,由于政府控制能力超强,所以仍然不断会有境外热钱来参与投机,人民币在短期内就继续会有升值的压力,而不是贬值的压力。但这种资金万国来朝、人民币仍然有升值压力的一系列幻象,正在让中国制造业一步步走向深渊。
从去年利用外资的数据里,我们同样可以发现这些迹象:日本对华投资在2014年大幅减少39%,美国大幅减少了21%,欧盟减少了5.3%,东盟减少了23.8%,增加的只有香港、韩国等有限的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欧盟和日本减少的,肯定是实业投资。而来自香港的,增量的外资,则很有可能是参与投机的国际热钱。
所以,以泡沫促发展的路,已经快走到了尽头。政府正越来越难以平衡楼价、股价、制造业、民生以及汇率、利率之间的关系。不真的改革,将来真的没有路。
假如人民币资产大幅贬值,那么以下八种人将损失惨重:
第一类:股民
人民币贬值和股市的关系如何?分析师提到,历史上,人民币与A股走势在多数时候存在高度相关。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趋势下,每一次人民币贬值都伴随着A股的下跌甚至大幅跳水。
人民币走势与A股行情有关联的原因是,一方面,人民币贬值引发本币资产估值下降,导致金融、地产等相关板块走弱,拖累整体大盘;另一方面,人民币贬值预期一旦形成,将导致热钱流出,A股所处的流动性环境会迅速趋紧。
第二类:房价下跌 有房人资产将缩水
有一个“巧合”:人民币持续升值的9年,也是中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9年。2005年,人民币启动升值后出现了一个清晰的信号:对美元长期升值。
既然如此,在理论上就会有大量的美元进入中国,换成人民币资产,以规避相对的美元贬值。这些美元进入后,总要以资产的形式存在。
那么,最好的存在方式,就是买房产。过去9年中国房价大涨的原因有很多种,但其中一种,就是人民币升值。在这个升值的过程中,拥有房产的人们,资产迅速升值。房产升值的预期,又激发了更多人买房的欲望。
近来人民币出现罕见的贬值,就给人一种游戏可能要换一种玩法的感觉。
许多投资者担心,人民币贬值将导致整个市场预期逆转,促使投资者逐渐放弃房产这样价格过高的资产。尤其是那些早些时候从海外涌入国内的资金,会因人民币贬值而流出中国,或不敢再轻易进入中国市场,多种作用助推中国住房资产价格下跌。
应对策略:对三、四线城市来说,房价面临下跌的可能性更大些,目前并不适合出手,比较好的方式是等待观望。
第三类:出国留学者(换的外汇少了)
对于留学美国的学子而言,人民币贬值也是个坏消息。这也就意味着同样的人民币,所换取的外汇比以前少很多。银行人士透露,人民币此轮急跌,也造成一些留学生家长的恐慌。兑换美元的家长也比平时多了近一成。
应对策略:分批买入分摊风险,业内专家建议那些短期内有使用外汇打算的客户,可以观察几天汇率波动,找个相对低位入手即可,分批分段来分摊风险。特别是有留学打算的客户,外汇资金用量比较大,可以先换汇做外币理财,目前国内几家银行的外汇理财收益都比较高,甚至超过同期人民币理财水平。
第四类:海淘族(亏了)
海外代购市场火热,价格是关键因素之一。从境外海淘的商品价格一般会比在国内专柜购买的便宜30%左右,有的甚至能便宜一半,这也是不少海淘族舍近求远的原因。
不过,人民币贬值,很多海淘族感觉“亏了”,因为他们现在购买的一些境外商品价格已经开始上涨。
第五类:出境游的人(成本高了)
按当前人民币的波动收盘价计算,和今年1月份人民币贬值之前相比,兑换1万美元需要多花人民币约1700元。兑换1万欧元需要多花人民币约3100元,兑换1万英镑需要多花人民币约3000元。出境游的成本面临上涨,去欧洲旅行消费,人民币更不值钱了。
应对策略:先购汇更划算,不少人出国旅游喜欢刷信用卡购物,如果人民币在升值,延期还款反而还能够少还点钱。但如果人民币继续贬值,最好考虑在出国前就兑换好全部现金。另外,近期日元贬值比较厉害,去日本旅游不会增加成本。
第六类:大型出口企业难享积极影响
人民币贬值,从理论上来说的确有利于出口,一些即时结汇的小型出口企业可能由此获益,但交易量较大的外贸企业,可能难以感受到此轮贬值带来的积极影响。
有大型出口商称,他的公司既承受了去年人民币快速升值带来的汇率损失,又因为和银行锁定了汇率,在此轮快速贬值过程中没有享受到额外的福利。
出于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上述大型出口公司今年很早就与银行锁定了汇率,如果升值,则由银行操作消化风险。但人民币本轮扭头向下后,其所在公司又和银行谈妥,改为实时结汇。
第七类:做多人民币的中国企业(大亏)
近年来,随着人民币兑美元稳步升值,这些中国企业通过做多人民币来确保稳定的出口收入,更有企业借钱押人民币升值,这样做虽然放大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收益,但也加剧了人民币贬值造成的损失。
随着今年人民币兑美元累计下跌,越来越多押注人民币升值的投资者遭受了损失。那些借助“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这一流行方式对冲人民币风险的企业及个人的帐面损失巨大。这些押注中有一小部分来自于私人银行客户和富人。
第八类:来中国投资的炒家(损失惨重)
一直以来,大量的外资在中国长期游移,躺着赚钱。就如叶檀所言,“从2005年汇改到现在,你啥也不干,就把美元换成人民币,现在(贬值前)换成美元,升值33%”。你大概听过一个笑话,说一个美国人到中国连吃带喝,走的时候把剩下的钱换成美元,一年等于白吃白喝。而现在,在中国经济数据疲软和央行干预的双重夹击下,离岸人民币多头炒家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