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天现金流,起购金额5万元,预期收益2.4%~3.5%;119天保本保收益,起购金额5万元或20万元,预期收益可达4.7%。”这是记者近日在北京银行的在售理财产品一览上看到的。受多重政策的影响,与以往6%左右的高收益相比,今年的年末理财行情悄然降温,不仅发行产品的数量明显减少,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出现明显下降趋势。
银监会近日下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银行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有望被打破。这将进一步推动理财业务向资产管理业务转型,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将走向何方呢?对普通投资者会有何影响?
刚性兑付成揽客招牌
所谓刚性兑付,就是在一款理财产品到期后,即便是产品兑付出现困难,银行也会给投资者本息。尽管当下银监会禁止银行以“保本保息”等字眼进行宣传,但在介绍理财产品时,还是有不少银行工作人员会向客户介绍,银行理财产品等同于“保本保息”。
12月17日,记者在北京东直门附近的一家商业银行采访时,一位张姓中年人咨询银行理财经理,“35天,年收益率6%,收益还可以,但是这个是非保本理财产品,到时候万一赔了,岂不是还不如保本型的?”“写是这么写,但我们银行发行的产品,一般最后都会实现兑付的,不要太担心。”理财经理说。
事实上,如此介绍的并非一家商业银行,记者走访的工商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等多家银行的理财经理都这么介绍理财产品。刚性兑付成了银行理财、信托等金融产品的揽客招牌。
“其实对于理财市场而言,并未有刚性兑付的确切说法。这是因为中国理财市场并不成熟,银行此举也是为了生存,换句话来说就是为了让理财产品更好卖。”一位信托业内人士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存款保险制度所保的范围不包括同业存款以及银行理财,以往以银行背书的银行理财的安全优势将会降低,并且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银行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也将会被打破,失去安全优势的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将会出现下滑现象。
购买者风险意识淡薄
一方面政策出台力求打破刚性兑付,希望投资者风险承担意识增强,另一方面投资者对于风险的认识程度并没有改变。记者在各大银行网点的理财区域采访时发现,很多投资者认为刚性兑付的打破对于银行的影响较小,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也最小。
在青蓝大厦,刚刚购买了理财产品的陈先生告诉记者:“近几年我都在这家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收益还可以。我一般都求稳,购买的都是保本产品,买了好几年了没遇到过产品没达到预期收益的情况。”
在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中,和陈先生有相同观念的人并不在少数。据记者统计,在这家银行的营业网点,下午1点到3点来购买理财产品的20位客户里,只有一成的客户表示他们会担心产品到期达不到预期收益。超过半数表示他们会购买保本型理财产品,一些上了岁数的老年人甚至认为银行产品的风险几乎等于零。
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风险意识的淡薄,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认为银行退出机制不健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银行理财经理对于风险的逃避宣传。记者对几家银行的理财经理们进行调查时发现,他们的回答出人意料地相似,“目前我们银行所有的产品都实现了预期收益率,但这不代表着以后所有的产品都能够实现”。
向真正投资者转变
记者走访了解到,很多银行对于主动打破“刚性兑付”还是不太情愿。“刚性兑付的产生,主要在于中国金融业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市场规律无法发挥作用。”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正常的市场运行法则下,市场主体是决策方,需要承担决策带来的风险。具体到银行理财产品,购买理财产品就变成了真正的投资。购买理财产品是为了追求高收益,但高收益一定伴随着高风险,高风险投资责任应由投资者自己承担。”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逻辑问题。但在眼下,金融业缺乏应有的解决途径。业务一旦出了问题,银行如果选择风险,投资者就可能血本无归,并且权责无法明确界定。当金融机构放弃“刚性兑付”时,市场参与者各方利益能否得到有效保护?
分析人士指出,无论机构和投资者是否愿意,刚性兑付最终将消失。新政对理财风险的强化,将倒逼投资者去审视其安全性,一旦银行理财产品失去收益保障,短期内会对投资者心理形成较大影响,但这有可能会促进银行进一步创新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