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滴滴公司专车事业部总经理陈汀对外披露,在获得交通运输部证言“专车是创新服务模式”的当日,滴滴专车订单量也突破了历史最高。据了解,此次交通运输部再次发声是滴滴专车自2014年8月诞生以来,中央政府主管部门第三次公开力挺“专车”。
2015年新年伊始,随着沈阳、上海、厦门等近十个城市相续宣布专车“非法运营”之后,在中国一时兴起的“专车”突然面临生死之考。就在专车生死未卜的关头,1月8日,交通运输部再次对外表明政府态度——“专车”服务是创新服务模式,对满足运输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性需求具有积极作用。交通运输部更为明确指出,滴滴专车“四方协议”营运合法,虚惊一场的专车终于迎来的“正大光明”的未来。
其实,在仅仅不到半年时间的专车短暂发展史上,中央政府已经多次频繁发声,力挺专车发展。滴滴专车不仅为中国交通运输业升级转型的提供了契机,也与国家力挺转型升级、鼓励创新的大政方针不谋而合。每到专车发展的关键节点,政府及时表态都让滴滴专车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2014年8月,滴滴打车推出专车服务后,这一面向高端服务人群出行的服务产品,迅速受到市场的青睐,敢于“尝鲜”的部分消费者感受到了“移动出行”的方便快捷。然而,与专车服务的消费者追捧不同,部分城市的相关部门,持有怀疑、观望态度,而舆论面对这一新生事物,产生了更多质疑,“专车是黑车”之声不绝。
2014年10月11日,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运输司司长刘小明率队首次深入滴滴打车进行调研,对这一破解城市日益凸显的出行难题的新思维表示肯定,认为滴滴在智能交通领域做出的探索和成绩,将推动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升级转型。
但是,各地政府的相关部门对“滴滴专车”这一新生事物依然态度不一。沈阳最早宣布“叫停”专车,随后,济南、青岛、厦门、南京等多个地方交管部门将“专车”认定为非法营运,或直接查处专车“非法运营”行为,对正在市场上全速推进的滴滴专车蒙上一层阴影。
2014年11月27日,在越来越多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叫停专车服务的时候,交通运输部在例行的新闻布会上首次表明官方态度:对滴滴专车业务,将坚持“以人为本、鼓励创新、趋利避害、规范管理”的原则,鼓励和包容市场创新。这一态度展现出政府更加开放的监管思维。交通运输部官员还引用李克强总理的发言——“不要一棍子打死”!
交通运输部这一表态,给专车的发展带来活力,专车业务由此掀起新一轮高潮,同时,专车也再一次到了风口浪尖。这一轮,以上海为始端,上海交管部门首先开展了对“滴滴专车”的专项查处,并直接宣布“专车”为黑车,为非法运营。紧接着,沈阳又发生大规模出租车司机因不满份子钱过高,取消燃油附加费,以及对专车提出不满而引起的罢工。这一敏感事件,这一系列事件引发媒体更大关注,对打车软件平台一直持大力支持的北京市相关部门也扛不住压力,宣布专车为“黑车”,属非法运营。这一信息的发布,引发轩然大波,对专车的属性认定,再一次成为焦点。1月8日交通运输部直接出面表态,首次直接使用“专车”一词,承认了“专车”的积极意义,也向社会各界传递了支持发展“专车”的大声音。中央政府再一次在关键的时刻为“专车”的发展指出了方向。
而就在1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再次引用习近平对出租车行业的指示:“有关部门要择其善者而从之。行胜于言,要标本兼治,科学施策,解决好这个问题。”
有关专家认为:与舆论及有关方面对专车质疑不同,中央政府三次力挺专车——从主动深入滴滴调研,承认滴滴专车对智能交通的探索和贡献;到交通运输部首次表态“以人为本,鼓励创新”的十六字方针,肯定滴滴专车模式积极作用;再到最近交通运输部明确认专车合法身份,肯定其创新服务模式。表明中央鼓励创新、支持新业态发展的态度一脉相承。中央政府力挺专车的背后,无疑是滴滴专车等为政府解决“出行难”的顽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
关注会计网微信号:wwwkuaijicom←长按可复制,更多精彩干货。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请分享给你的朋友,更多精彩内容可查看下面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