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类似事件频频出现,与国企海外投资偏向高风险地区有直接关系。从利比亚到苏丹,这类政治风险高、经济透明度较低的地区到处可见国企投资的身影。
美国传统基金会对中国1000万美元以上的海外投资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相比西方跨国公司,中国企业向高风险地区投资的趋向非常明显。在高风险偏好下,国企海外投资亏损难以避免。
盈利不是唯一目的
对国企来说,不仅要考虑盈利还要服从国家战略。中国政府与风险国家政府间的双边协议,包括经营性开发和援助项目,往往由国企来执行。1995年苏丹总统巴希尔访华,随后中石油迅速进入这个与西方交恶的动荡国家,在近20年的时间里,为苏丹建立起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
在海外,企业的盈利追求和国家战略并不总是步调一致。以中铁建沙特巨亏为例,中铁建承包了中沙两国高度关注的战略项目——麦加轻轨项目,但在施工后,工程遇到了拆迁难、工程量增加等问题,成本急剧上升,由于该项目的战略意义,中铁建不得不继续投入大量的资源来保证工期按时完成,造成了巨额亏损。
国企出于对“政绩”追求也偏向投资高风险地区。根据美国POLITY IV项目调查,在治理完善地区,劳动力纠纷、合同方不守约、安全审查或政治阻挠等风险更大。国企投资高风险地区更能发挥“大干快上”的优势。
投资安全仍须政策保障
中国保障海外投资的举措主要包括信息预警、与投资目的国签署投资保护协定,以及中国驻当地使、领馆保护,但目前来看,很难满足市场需求。
在海外投资保护方面,发达国家经验值得借鉴。发达国家出于经济战略的考虑,在大幅度增加海外投资的同时,相关机构的职能也在不断强化,如英国的国际发展部享有与贸工部同等的地位,加拿大国际发展署为副部级设置等。
在信息服务方面,美国经济分析局建有功能强大的基础信息系统及管理咨询系统,定期对美国在海外的投资情况进行普查,并发布相关数据;日本则根据特别法设立亚洲经济研究所经济调查部、海外投资研究所等专门机构负责提供投资情报和促进投资活动。
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160亿美元,较十年前增长约20倍。随着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规模的增大,商业风险不断累计,对风控政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