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人民币逼近跌停位 央行会否“维稳”?
文|薛皎 孙红娟
以欧洲央行为代表的各大央行陆续打响“通缩保卫战”,美国经济一枝独秀越发巩固美元强势地位。2015年人民币贬值压力不容小觑。
继23日人民币即期汇率大跌222个基点后,26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收盘报6.2542,继续大幅贬值254个基点,创2014年6月来新低。盘中最低跌至6.2569,一度逼近中间价的最大波幅2%。
最近两个月以来美元指数走强、人民币下行,已经导致居民和企业持有美元意愿增强,购买美元增多。2014年12月,外汇占款明显回落。
人民币是否已经进入贬值通道?在全球非美元货币普遍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是否应该主动贬值寻求自保?
“市场一定会密切关注今日(1月27日)央行给出的中间价。如果央行再次下调中间价,会让市场认为央行有意让人民币贬值。这将增加资本流出压力并造成人民币进一步贬值,这样的恶性循环不是央行希望见到的。”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刘东亮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称。
在刘东亮看来,预计央行会选择“维稳”或者上调中间价,因为目前人民币贬值条件并不成熟。
逼近跌停位
1月26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收盘价为6.2542,延续上一交易日(1月23日)下跌势头,并创下自2008年12月以来的最大两日跌幅。
此外,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下跌幅度已逼近中间价的最大波幅2%,最大跌幅达到1.95%,刷新历史纪录。
根据央行规定,自2014年3月17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
昨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384,较前一交易日(1月23日)的6.1342再度下调了42个基点。
值得注意的是,1月23日,人民银行已经大幅度下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95个基点,由6.1247下调至6.1342,连续两个交易日累计下跌137个基点,创2014年12月5日以来的最低水平。
央行会否“维稳”?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中间价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央行对于人民币汇率的态度。央行连续两个工作日下调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意味着央行有意在扩大人民币的下跌幅度。
招商证券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对本报记者表示,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的调整释放出明显信号,即人民币中间价是对一篮子货币的客观体现,在欧美政策分化导致美元走强、欧元明显减弱的情况下,人民币所对应的一篮子货币情况也随之发生变化,这是中间价更为市场化的表现。
此外,谢亚轩等多名业内人士均对本报记者表示,昨日盘中并未见央行入市进行干预。
也有媒体报道称,某股份制银行交易员表示,并未见到明显的中资大行结汇打压美元价格。人民币大幅下跌后结汇盘增加,对冲人民币贬值压力,使人民币在6.2500上方持续波动。
市场分析人士称,中国央行近几个月来一直在“默许”人民币贬值。昨日人民币对美元逼近跌停位,央行并未出手干预,再加上连续两个工作日大幅下调人民币中间价,这些是否意味着央行有意为人民币贬值“开绿灯”?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尚有待观察。
“自上周欧洲央行推出QE(量化宽松政策)后,人民币贬值压力已经开始酝酿。26日中国央行继续下调中间价,使累积的贬值压力找到宣泄出口,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将持续大幅贬值,关键看央行的态度。”刘东亮称,考虑到我国目前贸易顺差太大,央行预计不会轻易让人民币大幅贬值。
贬值时机尚不成熟
1月23日,中国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欧洲央行推出QE,加上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正常化的趋势,将会进一步推动美元汇率走强,从而可能会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形成下行压力。
尽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近期持续贬值,但不容忽视的是,人民币在非美货币中仍表现相对强势,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也一直延续升值势头。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过于坚挺将不利于国内经济复苏。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预期今年人民币汇率最大贬值幅度将达5%左右。他认为,当前人民币有效汇率并不均衡,而是被持续高估。
人民币贬值时机是否成熟了呢?多位经济学家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刘东亮对本报记者分析称,目前人民币不能贬值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国贸易顺差过大,去年11月份,贸易顺差创历史纪录,12月份顺差额为历史第三高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如果再贬值,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而谢亚轩对人民币贬值最大的担忧是,市场会形成对人民币持续贬值的预期,降低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
人民币脱钩美元可行性探讨
如何把美元升值对人民币的冲击降到最低呢?
人民币与美元脱钩似乎在业内渐成共识。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分析称,美国此轮复苏伴随贸易再平衡,不会直接带动中国的出口。相反,由于人民币盯住美元,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将随着美元指数一起加速攀升,这将对出口造成更大的压力,将促使国内采取更多内生性微刺激措施,倒逼国内改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吴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央行正在努力进一步扩大汇率浮动范围,人民币与美元脱钩需要经历两个中间状态,首先是央行减少干预、扩大汇率浮动范围,其次是央行尽量不干预,但不承诺不再干预,可以随时恢复干预。
(本文选自1月27日的“ 第一财经日报”微信公众账号)
信息碎片化时代,资讯转瞬即逝。财经杂志官微从专业的视角,为您挑选当日精华,与您共同寻找商业社会背后的价值灵魂。您的专属,来自您的参与。请添加i-caijing,订阅我们。
会计网微信公众号:wwwkuaijicom←长按可复制。
理财绝招告诉你,让你真正成为理财高手。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请分享给你的朋友,更多精彩内容可查看下面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