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Joshua Topolsky
编辑:刘雅靓
翻译:Hunter
编者按:今年1月初主导彭博网站改版的Joshua Topolsky撰写了这篇测评文章。在加入彭博前,他是一名科技极客,曾创办了新闻网站 Vox,并担任旗下科技网站 The Verge 的主编。目前他在彭博担任数字版主编,首席数字内容官。
我与14个人在开会,话说到一半,突然感觉到手腕上有轻击。我停止交谈,侧过头,猛地抬起胳膊,看向手腕。片刻之后,我新买的苹果手表(Apple Watch)的小屏幕亮了,上面出现了一条非常“重要”的消息:推特(Twitter)推荐我关注一些用户。类似的情况一天上演了10多次——短信、电子邮件、活动成果、推特消息等轮番上场。等等,这不对呀,苹果手表不是号称要帮助用户活在当下、专注于身边的人、不因iPhone上的种种消息分心吗?那我怎么突然感到特别心不在焉呢?
我们得承认,不论怎么看,苹果手表的发布都具有历史意义。这是苹果公司自iPad后推出的首个全新产品类别,也是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去世后苹果发布的首款新品。苹果手表几乎完全是在现任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的指导下开发的,也是苹果首款软硬件都由乔纳森·艾维(Jony Ive)设计的产品。苹果还斥资打造全新零售体验(跨界聘请了奢侈品牌博柏利的前首席执行官安吉拉·阿伦茨负责此事),并将苹果手表定位为最新的必备单品以及真正的奢侈品。该产品售价从349美元至1万多美元不等。往小了说,这对苹果公司绝对是一个重大时刻。
没有人会质疑苹果公司凭借其设备和服务日进斗金的能力(该公司现金储备高达1780亿美元),但苹果手表表明苹果的野心不止于此。鉴于苹果可能即将进入汽车市场,它成功进军并拿下一个全新品类意义重大。虽然分析师对2015年苹果手表的销量预测从800万到4100万块不等,大约相当于iPad上市首年的销量,但甚至没人知道,苹果手表是否是一款好产品。
苹果手表面临两大挑战。首先,苹果公司必须造出一款美观的设备,坚持该公司开创性设计和技术创新的传统。对苹果公司而言,这是必须的。此外,由于这是一个全新的品类,苹果公司要证明自身智能手表,乃至智能手表这一品类存在的必要性。它必须说服人们,使人们相信自己需要智能手表。迄今为止,市场上已经有许多款可穿戴设备,这些设备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哪些人需要可穿戴设备?
了解、设置、使用
对苹果手表的体验在你购买前就开始了。它始于苹果专卖店,在那里,你可以选择让苹果销售人员给你示范如何使用,并帮你设置好苹果手表。因为该产品尚未上市销售,我感受了一下大致的购买体验:一位公司代表向我介绍了苹果手表的功能,帮我设置好,并帮我截短了我选择的不锈钢表带(可惜苹果未向评测人士提供18K金表带)。后来我挑了一款皮表带,我感觉皮表带戴着更舒适。
在纽约中央公园,我边散步边预览了苹果手表的保健功能,之后就靠我自己了。我只盼没人注意到我拼命盯着自己手腕,以及首次使用智能手表时的轻击、滑动以及旋转等操作。待到独自一人时,我终于可以好好欣赏下这款设备。
就硬件而言,苹果手表外形美观小巧,由金属和玻璃制成,呈立方体状,像是出自未来主义实验室或是科幻电影。它是典型的苹果产品:简洁、时尚而且品质上乘。但好几个人向我指出,作为一件首饰,苹果手表与其他电子表并无不同,其中包括卡西欧(Casio)标志性的计算器手表。此外,苹果手表的外观与市面上其他智能手表,特别是华硕的ZenWatch和三星的Gear Live(两者都使用谷歌Android Wear操作系统)很类似。装饰品必须让人觉得自己戴着好看。纯粹就式样而言,苹果手表不及劳力士(Rolex)、欧米茄(Omega)、百年灵(Breitling)等,但前者虽然看着不起眼,我却越戴越喜欢。
外观仅仅是个开始。苹果手表应用了多项前沿技术。该产品上小小的视网膜(Retina)显示屏,具有全新的压力灵敏度,苹果称之为Force Touch,其不仅对触摸的方位,而且对触摸的力度有反应。苹果手表通过其Taptic Engine以极细微的振动通知用户,Taptic Engine能带来极度逼真的感觉,就像是钟铃在用户手腕上轻敲。或许最重要的是,苹果手表的“digital crown”能帮用户导航长长的菜单、设置选项,并缩放地图和照片。所有高速软件和运动跟踪都由苹果公司最新的S1处理器控制,该处理器将单个芯片上集成了多个组件。整个产品相当出色。试用后,我确信苹果手表是当今市面上最先进的可穿戴设备。
苹果手表:在表言表
首先,苹果手表确实具有手表的功能,拥有数以百万计的表盘组合。其计时相当精准,与全球时间标准,即协调世界时(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的偏差不到50毫秒。苹果公司在这方面找到了不少乐趣:由于每块苹果手表的时间都完全同步,因此如果一个房间里全是用米老鼠脸设成表盘的苹果手表,那么每块手表上米老鼠跺脚的步调将完全一致。这简直酷毙了。
苹果允许用户定制表盘,用户不仅可以使用跺脚的米老鼠以及其他独特的设计,还可以使用被苹果称为“Complications”(为古典钟表术语,意为复杂功能)的小工具。显示屏的四周,可以提示外界温度、用户日程表上的下一个约会以及月相等等。尽管名为“复杂功能”,但实际上这些小工具是苹果手表最有用的部件之一,它们提供的信息,使得苹果手表不仅仅是一款简单的计时装置。
(实际上,在苹果手表小巧的屏幕上看到这些非常有用的信息,使我意识到,iPhone早就该具有上述功能了。2010年,我曾询问史蒂夫·乔布斯,苹果公司为何没有在iPhone和iPad上放更多“适合扫视”的信息,比如苹果公司率先在台式机上推出的那些小工具。乔布斯向笔者表示,他们才刚刚起步,“万事”皆有可能。苹果手表是我一直等待的产品吗?)
那苹果手表作为计时装置的表现如何?我发现由于一个小问题,苹果手表这方面的体验不如传统手表。苹果手表的屏幕只有感觉到用户在注视它时才会激活。有时你稍微扭动一下手腕即可,但有时候动作幅度得大一些。使用苹果手表时,我常常不得不夸张地向上挥动手腕,才能激活屏幕。就其动作幅度而言,大概相当于正常看手表的两倍。作为一个长期戴表的人,假如我低头看向自己腕间却看不到时间,我会很恼火。
有时,哪怕你挥动手臂,苹果手表的屏幕还是没有反应。有时候,屏幕开了又关。有时,你点击屏幕却没有任何作用。
尽管苹果公司大肆鼓吹苹果手表是极好的计时装置,但光上面这一点,就让我觉得该设备仍存在不足。这并不是说它计时不准,只是使用起来稳定性不如传统腕表。
使用中
或许人们最难理解的一点是,苹果手表拓展(常常是复制)了手机的功能。比如用户可以通过苹果手表收发短信,但除非回复只是短短一句话,否则在小屏幕上打字输入实在不便。而且,虽然苹果手表与苹果手机联系紧密,但苹果手表有着全新的操作方式。因为导航手势包括划动手指,转动表冠旋钮以及力度不同的点击,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我在试用苹果手表的过程中,感觉很痛苦的一点是,我不断纠结于该在苹果手表还是苹果手机上处理某一条通知信息。
通知功能刚开始有些令人抓狂。每次用户收到企业邮件、个人邮件、推特直接消息、Facebook消息以及其他各种服务的互动信息,苹果都会发送推送通知。这些通知都会发送到苹果手表上。每条消息都有声音、振动或声音+振动提醒(可以选择静音)。如果你是个一直用手机沟通的大忙人,这很快就会令你焦头烂额。我就完全关闭了好些应用的通知,但这似乎违背了苹果手表的初衷。幸好苹果有清除所有通知的办法:只需对清单进行Force Touch操作。
最终我意识到,要使苹果手表真正为我所用,我需要下点功夫。我在邮件应用中梳理了一份重要联系人名单,使得电子邮件的通知不那么烦人,我彻底关闭了一直干扰我的几款应用的通知,并将应用进行精简,只留下那些真正特别重要的应用。
奇怪的是,就许多方面而言,苹果手表的作用很像是缩小版的iPhone。尽管新增了打开应用及与之互动的方式,但苹果手机的代表性界面大都被沿用。因此,用户常常陷入这样的局面:不仅必须要进行操作,而且得决定在哪款设备上进行操作。
不过,几天下来,我确实在两款设备间找到了某种平衡。快速扫一眼手表屏幕,查看下短信和电子邮件,帮我省了些时间,当我忙于某项重要事情时,这确实很有帮助。我14个月大的女儿,对我们家的iPhone特别痴迷,但她似乎没有注意到我手腕上的新装备。太棒了!
正如我此前所说,苹果手表也有一些新招。苹果这些新功能,我感觉有成有败。
成功的例子包括苹果新的活动应用,其向用户提供需每天达成的三套基本目标——并使得达成这些目标几乎毫无阻力。该应用关注的第一项衡量指标是用户每天走动燃烧了多少卡路里,根据用户的技能水平,这个数字可以改变。第二项指标是锻炼,即用户进行使心率加快的剧烈活动的时间。第三项指标是站立通知,以确保用户至少每小时站起来一次。
设置健康功能十分简便,而且我马上就看到了洞悉自己活动水平的效果。我想要多走路,当自己慢跑穿过一座火车站时很兴奋,而且因为白天定期站起来一会儿,我感觉好多了。我不知道这是否会对我的健康产生持久影响,但我认为,苹果用这种漂亮又轻松的方式帮助用户培养运动习惯,方向是对的。
但也有些不大成功的例子。苹果新增了三种发送消息的方法,希望借此重塑我们与亲友沟通的方式,但这三种方法并不都管用。第一种方法使用户能“抽样”并发送自己的心跳。这似乎用处有限;用户试用一次后,新鲜感很快就会消退。而且,除了我妻子以外,我想不到还能把这种消息发给谁。这有点太亲密了。第二种方法名为素描(Sketch),用户可在苹果手表上绘制或点击一些符号,并将其发送给别的苹果手表用户。这似乎是个好主意,可惜苹果手表的屏幕实在小得可怜。我在评测期间,发了好些怪模怪样、毫无深意的人脸图案。不过,我倒是找到了小心翼翼使用Digital Touch的方法,比如说当两人之间有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自己用手指画个问号发过去,是不是比用打字法输入的问号更有力?至少更有动感嘛。
第三种新理念是3D动画表情符号。乍一看,这似乎很牛,但其实所谓的动画表情符号,看着就跟上世纪90年代后期互联网上那些中性动画图片差不多。我突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此前苹果也曾试图改变人们交流的方式。该公司推出了名为Ping的“音乐社交网络”,认为人们将想通过该平台分享自己正在听的音乐。然而事实上,人们希望使用其他服务,用无数种不同的方式分享音乐,较之苹果公司提供的枯燥乏味的方法,这些方式要自然得多,也个性化得多。我对这些动画图标就是这种感觉。我们已经有了emojis、Snapchat、Instagram、Periscope、GroupMe、推特、Facebook以及微信等等。在这个领域,苹果总感觉有些被逼无奈,有些虚情假意;其举动让人感觉漫不经心,不过是为了“随大流”。
对于苹果手表一项名为Glances的功能,我有些摇摆不定。Glances就像许多藏在苹果手表下的小卡片,能使用户迅速一览来自苹果应用和第三方应用的信息:推特将显示用户时间线中的最新消息;会有音乐应用的控制面板;用户还能看到自己电子日历上下一个约会的详细说明。理论上,这些应该对于用户快速获取信息极为有用。但在实践中,我发现它们十分笨拙、毫无用处。使用体验之所以不好,主要是因为苹果手表必须从手机获取信息,因此用户无法迅速看到信息,而是得等待数据加载。
分心
没错,各种新功能、通知以及点击手势确实使得苹果手表非常使人分心。在某些方面,它甚至可能比iPhone更烦人,而且相比掏出手机,查看苹果手表可能更容易冒犯身边的人。苹果手表不断的轻击表明,你必须现在马上查看通知。而为了查看通知,你必须将手表移到自己的视线之内。如果你在与人交谈时查看传统手表,会让人感觉你在比较明确地发出“别再说了”的信号。而假如你看的是苹果手表,鉴于你得使劲挥动手腕,而且有些通知还不短,给人的感觉实在是相当没有礼貌。
最终我意识到,问题不在于改进iPhone或苹果手表,不在于减小通知的动静或降低其频率,也不在于将设备置于无需用户转移视线的地方。需要改进的,是我们关于何时可以、何时不可以撇开身边的人查看手机或手表的分寸感。而这归根到底是个基本的礼貌和耐心问题,不关苹果手表的事。
苹果手表确实可能使你成为更差劲的座上宾,但它也可能使你略胜一筹。其中的差别在于,你是否愿意去想一想,哪些东西真正重要,而哪些东西只是看似重要。
苹果手表不至于改变人们的生活,但它确实相当不错。苹果公司将卖出数以百万计的智能手表,而且很多人将爱上甚至迷上这款产品。苹果手表很好地综合了苹果公司多年来精心打造了庞大生态系统,比市面上所有同类产品都更细致、更简单。毫无疑问,苹果手表是世界上最好的智能手表。
因此,苹果公司的手表已经顺利完成了一大使命。苹果打造的这款产品,无愧于该公司作为创新者的声望,并提高了一个全新品类的竞争门槛。其第二大使命是,使消费者觉得自己需要每天佩戴苹果手表。我个人感觉苹果尚未完成这一使命。有了苹果手表,又多了一块屏幕,多了一款让人分心的设备,多了一种令人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方式,虽然它也可能产生完全相反的效果。苹果手表很酷、很美、很强大,而且使用简便。但它并非必需品,目前还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