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晚,漳州市古雷腾龙芳烃二甲苯装置发生漏油起火事故。据媒体报道,2013年7月该公司的PX厂房也曾发生过爆炸。短短一年多时间,一个公司的PX项目发生两次重大爆炸事故,公众不禁会提出疑问:政府保证安全的PX项目为何不安全?
关于PX项目,在中国曾引发多起公众抗议事件,最有影响力的就是2007年厦门市拟建PX项目而导致公众抗议。由于担心化工厂建成后危机民众健康,该项目遭到百名政协委员联名反对,最终厦门市政府不得不作出妥协,将PX项目迁址到漳州古雷。针对民众对PX项目的担忧,有关政府部门曾表示“PX项目绝对安全”。
PX是石油化工产业链中的中间产品,也是制取合成纤维的原料,是纺织服装、塑料制品等日用消费品生产的上游中间原料之一,可谓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针对近年来频繁爆发的公众抵制PX项目的行动,专家多次呼吁公众要保持理性和克制,不要谈PX项目色变,并以新加坡等国家的PX项目为例,来证明PX项目的安全性。
但是,公众对专家的呼吁仍然不买账。在公众看来,姑且不论PX本身的安全性,只要是化工产品,在生产加工环节存在诸多的不安全隐患,就有可能危及环境及自身健康。而此次漳州PX项目的第二次爆炸,让公众的这种担心变成事实。我想,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将让类似项目在中国的推动更加步履维艰。
其实,早在漳州腾龙芳烃PX爆炸之前,中海油惠州炼厂、大连福佳大化、辽阳石化、上海金山石化的PX装置也都出现过起火事故。起火原因和此次漳州PX项目一样,都是焊口的焊接不合格导致的。从理论上讲,这都是属于管理层面的问题。由于管理不善,才导致理论上安全的PX项目变得不安全。
我一直从事危机管理工作,企业常常面对的困惑是:企业为何危机管理失灵,谁该对企业的危机管理失灵负责?
如果把企业比作人体的话,危机管理就是企业的免疫系统。企业虽然有各项规章制度,但是执行起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比如2014年8月2日,江苏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爆炸,事故导致71人遇难,186人受伤,事故导致中荣公司董事长及昆山管委会副主任等18人被依法逮捕。痛定思痛,我们不仅反思,企业应如何避免这类危机管理失灵?
我曾分析过多个类似案例,发现一个普遍规律就是企业一切以利益为导向,企业负责人缺乏责任心和道德,公司的管理流程和制度没有落到具体行动上。很多管理人员为了个人的绩效,常常置公司于危险的境地。而地方政府为了追求GDP和个人业绩,常常为大型企业开绿灯。这些貌似优化投资环境的措施,往往埋下安全的隐患。
我在危机管理培训的时候强调:危机管理是企业高层应该重视的事情。此次漳州PX项目爆炸事故,绝不是一条管道泄漏这么简单,事故背后是企业管理层的侥幸心理和对利润的片面追求。
在企业没有发生危机之前,管理者往往认为危机是小概率事件。很多时候危机管理变成了企业内部利益和风险控制之间的力量博弈,如果风险控制一方的力量不够强势,往往埋下危机的种子。比如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和“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爆炸,都是小概率事件引发的,美国航天局从第一次爆炸中吸取教训了吗?
所以,企业危机管理,绝对不是关注质量或者诚信经营这么简单,它往往牵涉了更多的利益纠葛。公司在发展业务的同时,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该如何完善自己的危机管理团队呢
想每天定时收到最实用的会计干货?关注会计网微信快速获取。
微信号:wwwkuaijicom←长按可复制。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请分享给你的朋友,更多精彩内容可查看下面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