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通过竞争性选拔上来的8名副处级干部,走上北京市部分区县国税局和市局相关处室领导岗位,主导与信息化相关的工作。这8名干部被大家形象地称为“首席信息官”。
谈到此次选拔“首席信息官”的初衷,北京市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亚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全市国税局系统现有干部8000人,年征税8000亿元,全面实施营改增前有增值税纳税人136万户,目前则达到160万户,“户多人少管不过来”是基层税收征管中最突出的矛盾。如何才能化解这一矛盾?“必须依靠信息化,依靠真正懂信息化的人才。”李亚民说,北京市国税局系统不缺信息化专业人才,但缺人尽其才的选人用人机制。为此,北京市国税局党组决定打破固有的干部选任模式,探索选拔信息化专业人才新机制。
2015年10月,北京市国税局启动副处级干部选拔工作。与以往不同,此次选拔明确要求报名者具备信息化专业教育背景,在相关岗位上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且年龄在45岁以下。经过历时4个月的报名、推荐、笔试和面试等程序,最终,8名“首席信息官”从近百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
东城区国税局总会计师李轶超是8人中最年轻的一位,39岁的她原任北京市国税局第四直属分局投诉管理科科长,有着4年多信息化管理工作经验。一上任,她就挑起组建业务和技术运行维护团队的重担,保障“金三”小双轨顺利运行,同时为8月8日全市“金三”系统单轨上线做好准备。此外,她负责组建起一支近百人的系统管理员队伍,积极培养信息化人才,为全局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提供人才保障。
西城区国税局总经济师胡佳大学期间所学的就是计算机专业,在走上领导岗位之前,他已在市局信息中心做了16年的“后台”工作。到西城区国税局任职之时,恰逢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他跑遍每一个基层税务所,运用信息化手段分析研究办税服务厅的堵点、痛点,有针对性地采取调整窗口设置、增加硬件配置等多项措施。仅增设金税盘USB接口一项举措,就节省相关窗口业务办理时间近一半。
在这8人中,北京市国税局纳税服务处副处长张菁的经历格外引人注意。她没有在信息化岗位的工作经历,竞争这个岗位前,她在基层办税服务厅工作了14年。正是这14年办税服务厅的工作经历,让张菁特别了解基层税务人员和纳税人办税的“痛点”“难点”,清楚信息化系统在基层应用中的“堵点”在哪里。李亚民向记者表示:“在税收信息化工作中,这种了解有时比技术本身更重要。”
“‘首席信息官’的到任,不仅增强了信息化手段在各单位决策部署中的支撑作用,作为种子选手,他们还将带动一大批基层信息化专业人才,推动北京国税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北京市国税局信息中心主任戴辉说。
“税收现代化之路必须依靠专业人才来铺就,我们要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给每个区县国税局都配上‘首席信息官’。”李亚民表示,北京市国税局今后将坚定不移地将专业化理念贯穿于选人用人机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