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7日晚上消息,央行正式下发文件,将原属于同业存款项下的存款纳入各项存款范围。受周末利好消息影响,金融股今天(29日)全线活跃。盘中保险、地产涨幅居前。
近期,央行发布《2015年金融机构金融统计制度》(下称《统计制度》),对银行业存贷款口径进行了调整,将部分同业存贷款调整为一般存贷款。
具体为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从“同业往来(来源方)”调整至“各项存款”,对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拆放款项从“同业往来(运用方)”调整至“各项贷款”。
27日晚上,央行发布《关于存款口径调整后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利率管理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规定此类存款的存款准备金率暂定为0。
目前,非存款性金融机构主要包括金融公司,共同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
根据申银万国的统计,2014年3季度末,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银行的同业存款约为10.3万亿,包括2.5万亿保险公司存款、2.5万亿证券保证金存款、1万亿货基和债基定存、2万亿各种资管计划投向的定存及期货等非银机构存款。
根据新的存贷款统计口径,高达10万亿的高息资金将纳入一般性存款,相应的同业拆放款项将纳入贷款,势必给商业银行经营和宏观经济带来一系列影响,为此,市场上出现了很多观点,那么问题来了,这些观点靠谱吗?
一、存贷口径调整将释放5.5万亿信贷?
政策出台后,流传最广的一个观点是“央行此举相当于释放5.5万亿信贷,无疑于又一次大放水”。经查证,这个数据源于海通证券的研报测算,海通证券认为,“央行调整存贷款统计口径后,商业银行存贷比平均降幅将在5%,此举意味着可释放约5.5万亿信贷额度空间”。
海通证券的此番测算仅仅是理论上的推演,并未将实际可行性考虑在内,被媒体广泛转载后,无疑具有很大的误导性。应明确,银行当前并不缺乏可贷资金。数据显示,9月末,商业银行存贷比为64.17%,为2011年下半年以来的季度最低值,距离75%的上限还有很大距离。银行并不缺乏可贷资金,贷存比也并非银行当下放贷的紧箍咒。
事实上,面临大企业融资脱媒和小微贷款不良攀升,真正令银行发愁的是缺乏可把控的优质客户,而非可贷资金不足。因此,所谓存贷口径调整释放万亿信贷并不具有太多实际意义。
二、存贷口径调整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
笔者认为,在银行资金成本和实体经济信用风险双升的背景下,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趋升仍将持续,在此期间,包括扩大银行可贷资金在内的措施并不能改变这一趋势。
三、存贷口径调整会降低余额宝等宝宝理财收益率?
有观点认为,余额宝等宝宝理财存放银行的协议存款资金被纳入一般存款管理,会降低其理财收益率,进一步削弱宝宝理财的吸引力。笔者同样不认同这种推导逻辑,理由如下:
同业存款市场化程度高,属于“高息”资金。根据“高来高去”的资金运用原则,这些“高息”资金投向标的除标准化产品如票据、债券外,主要以各种信托理财产品、券商资管计划、保险类理财等为主,在会计科目上记为同业拆放款项,也即市场所熟悉的影子银行的一部分。随着监管机构对影子银行的清理整顿和影子银行相关产品的风险高发,银行资金进行低风险高收益投资的难度增大,高去不成,自然也就对高息资金来源失去兴趣。
今年以来,宝宝理财收益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除政策因素影响(如叫停协议存款提前支取收取罚息、资金面的相对宽松等)外,银行对高息资金兴趣下降也是重要原因。笔者预计,宝宝理财的收益率料还将进一步下降,但这与存贷口径调整没有关系。
四、存贷口径调整对同业业务意义重大?
有观点认为,本次存贷款口径的调整,对于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的意义堪比127号文(即今年5月份5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笔者认为,这甚至不能算作是对本次口径调整的误读,而是对127号文认识不足。理由如下:
表面看来,存贷款口径的调整对银行同业业务带来巨大影响,但实际上,随着127号文及后续140号文(即配套性文件《关于规范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治理的通知》)的出台,从监管环境看,同业业务传统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如,近年来同业业务“创新”乱象,更多地是通过在同业代付、买入返售(卖出回购)、同业存借款等相关同业业务及其交易环节中,通过延长投融资链条,采用不正确的会计方法对表内外会计科目进行不真实、不规范的处理实现的。
基于此,127号文针对性地对各类同业业务的适用范围、会计科目处理、额度、期限、授权等进行了明确界定,基本上阻断了商业银行通过会计处理进行异化“创新”的可行性。可以讲,银行传统同业业务的命运早已被注定,此次口径调整,只是相关原则的落地,本身意义不必被过分夸大。
小结
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银行业正在迎接前所未有的大时代,自身也经历着大变局。在此过程中,无论是针对银行业的政策调整,还是银行业自身的业务创新都将层出不穷,变化本身需要时间的发酵和沉淀,市场观察者也需要时间方能看得清楚。哗众取宠之言并不可取,市场各方不妨淡然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