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多练吧 【史海钩沉】妙拒古镜 不为物累

【史海钩沉】妙拒古镜 不为物累

来源:多练会计  2014年12月18日 08:52    阅读:101

【史海钩沉】

 

朝士有藏古镜者,自言能照二百里,欲献之蒙正以求知。蒙正笑曰:“吾面不过楪(同“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哉?”闻者叹服。

 

——脱脱等撰《宋史》卷二六五

 

【品读】

 

吕蒙正(944—1011年),字圣功,北宋河南洛阳人。出身于官宦家庭,幼年时因其父厌弃其母,母子二人被逐出家门,生活穷困不堪,但依然志向远大,刻苦攻读,考中状元,历任将作监丞、参知政事等职,后拜为宰相,深得宋太宗赵光义的信赖与器重。为人“质厚宽简,有重望”,以清廉敢言,知人善任而闻名。

 

据《宋史》记载,吕蒙正升为宰相后,许多人都想与之攀援结交。朝中有位官员,家里收藏着一面古镜,自称古镜能够照二百里之远,想把它献给吕蒙正,以获得赏识和提拔的机会。吕蒙正笑着说:“我的脸不过碟子那么大,哪里用得着照二百里的镜子呀?”一句笑语巧妙地回绝了这位官员的“献礼”。听闻此事的人都敬佩叹服。

 

“妙拒古镜”的故事不仅引得时人叹服,就是今天我们读起来也依然能够透过这诙谐幽默的话语品味出其中的清廉智慧。能够照二百里远的古镜,或许有些夸张,但无疑是一面宝镜了,它的意义应该不在于它的使用价值,而在于它的文物价值了。文人墨客喜好收藏,自古有之。吕蒙正贵为宰相,如果有收藏的爱好,自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他却对奇珍异宝丝毫不感兴趣。儒家学说提倡“克己复礼”,就是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要求。吕蒙正“以正道自持”,做到了这一点,也就为保持清廉竖起了一道安全屏障。欧阳修在《归田录》中也记载了这段故事,赞叹吕蒙正“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意思是说吕蒙正没有什么特殊爱好就不会被身外之物所拖累,这是过去的贤人都很难做到的。

 

吕蒙正初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一职时,年纪尚轻,一些人很轻视他。有个官员甚至隔着朝堂帘子指着他说:“这个小子也能参政吗?”吕蒙正假装没有听到,他的同僚很生气,就要去查问这个官员的名字,吕蒙正急忙阻止。退朝之后,这位同僚还在替他鸣不平,后悔当时没有追问。吕蒙正说:“一旦知道了他的姓名,就一辈子都忘不掉,所以不如不知道。不去查问他是谁,又有什么损失呢?”时人听说这件事后都十分佩服吕蒙正的度量。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也记述了此事,对吕蒙正赞叹不已。

 

吕蒙正待人宽厚,但对自己的儿子却要求十分严格。按照惯例,宰相之子初入仕途即可以授予水部员外郎这样高的官职,但是吕蒙正却坚决拒绝。他向宋太宗奏请说,天下还有许多有才能却终生不能被录用的人,而自己的儿子刚长大就获此荣宠,恐怕会遭到上天的谴责,因此恳请朝廷仅以他刚出仕时担任的九品官职授予他的儿子。从此之后,宋朝宰相之子初任官职仅授以九品京官,这也成为了一种制度。

 

吕蒙正遇事敢于直言,每次议论时政,面对不妥当的事情,必定坚称不可。有一次,宋太宗设宴观灯,眼见繁华一片,便对着吕蒙正自夸了一番。吕蒙正肃然离席说:“京城内因皇上在此,士庶百姓聚居于此,所以才显得如此繁盛,但在离京城数里的郊外,饥寒交迫而死者甚众,并非都如眼前这般繁华。希望皇上能够由近而及远,那就是天下苍生的幸事了。”宋太宗听了这席话,脸色大变,吕蒙正却从容落座,在座文武百官都惊得默然无语。

 

后来,宋太宗打算派使臣出使朔方,让中书省推荐人选。吕蒙正推荐了一个人,但宋太宗没有允准。过了几天,宋太宗三次问到此事,吕蒙正三次推荐的还是那个人。宋太宗问道:“你怎么这么固执?”吕蒙正回答说:“这个人可以担当此任,其他人都不及他,我不愿献媚于皇上而耽误了国家大事。”群臣听闻皆悚然。宋太宗退朝后对左右随从说:“吕蒙正气量大,我不如他。”最终允准了吕蒙正所荐人选,结果证明此人很称职。

 

从寒窑书生到一品宰相,吕蒙正的许多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他的清廉智慧也为时人和后人津津乐道。

 

会计网微信专注分享最接地气的理财技巧,财会干货,生活哲理等。
欢迎关注会计网公众号:wwwkuaijicom←长按可复制。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请分享给你的朋友,更多精彩内容可查看下面相关链接!

【发布最专业的会计实务、分享最靠谱的财税干货,财会人员最爱关注!微信号:duo-lian,多多在等你哦!】
多练会计二维码
相关阅读
实时资讯全掌握 微信扫一扫
多练会计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91duol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4085265号